1.连接优选顺序为徒手操作→卡锁→旋转几分之一圈→通用工具操作→旋转多圈→需用专用工具。
2.警灯警报器连接器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连接器结构形式,连接点数,电气、机械性能要求,冲击、振动和其他环境条件,可靠性,标准化,维修性等。
3.选用连接器时还应考虑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类别的连接器如有电磁兼容性要求时选用屏蔽型连接器,有气密性或防水要求时应选用密封型连接器。
4.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类型,使其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插针供各屏蔽层端接用。
5.选择多触头的连接器时,应带有键槽、极性(阴或阳)等,应能防止不适当的连接、错位或错接。
6.电连接器有源触头数目过大时(如大于100),应采用触头总数相同的两个电连接器,以提高可靠性。
7.为防止多个同类型及型号的电连接器插错,通常应选择不同型号和针孔排列的电连接器,圆形电连接器可选变键槽结构形式。
8.应根据连接器安装位置空间大小、使用要求及针孔线缆连接形式选择合适的前装或后装电连接器。
9.连接器的触头布局应采用标准形式,电源电压、数字与模拟信号触头的安排应与集成电路中的类似,如针8为地、针16为电源电压。高压或高频信号应优先安排在中间,以便使电磁干扰最小。
10.连接器的选择应保证仅用微小的力就能拆装,以防止连接器承受高机械应力。
11.尽量避免选用直角外壳的连接器,如果不可避免,在电缆敷设时应特别注意每根电缆的位置以防磨损或伤人。
12.用于电信号输入设备的电连接器,其插座应为针,反之,插头应为孔。
13.尽可能选用线簧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14.在大电流应用情况下,不应使用额定容量与工作电流相接近的插头座。
15.在高压应用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气隙结构的耐压程度,应选用超过实际应用电压值的插头座。
16.注意插头座的本身材料耐高温的标称值,应选用比实际可能出现高温要高的插头座。
17.在应用插头接头时,只要条件允许,就将多线接插件中的所有多余触头与工作触头并联。
18.印制电路板连接器配合中,应当限制印制板厚度公差范围。若印制电路板过厚,会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过薄则使接触压力太小,引起接触不可靠。
19.应优先采用徒手操作能快速分离的接插件,其次选用以通用工具操作快速解脱的接插件,尽量不用旋转多圈或需要用专用工具操作的接插件。
20.辅助设备或测试设备的连接器应能迅速而方便地接上并立即工作。
21.在下列场合,警灯警报器必须使用插头插座连接:
1)在各子系统(分机)、各整件、各部件之间必须使用。不允许用把电缆编成辫子状直接进入接线盒的形式。
2)在野外条件下需要更换的模件、零件和部件必须使用。不允许采用直接焊接的形式。
22.能采用少量的多芯连接器(多脚接插件)时,就不用大量的少芯连接器(少脚接插件)。
23.应尽量选用有锁定装置的连接器。
24.若采用没有锁定装置的连接器时,则在整机设计时,应加压板或锁定,以防因振动冲击而造成接触表面的磨损。
25.接触对端接应防止虚焊或连接不良。连接细线很易折断,应外加段套管对连接处加以保护。
26.选用射频连接器时应注意频率范围,电压驻波比,插入损耗和射频泄漏等参数是否适用。
27.选用射频连接器时其特性阻抗应与同轴电缆特性阻抗相匹配。
28.在高频同轴连接器上焊接电缆时,电缆外导体应均匀梳平,内外导体焊完后要修光、焊接点处不能变粗,要保持直径相同;否则高频驻波比将增高。
29.当使用频率超过0.1MHz时,若小型化接插件上同时有高电平、低电平和快速脉冲信号传输,这时,应特别注意串音干扰,必要时在接触对之间加接地线、屏蔽隔板或金属罩。
30.在接插件的接触端面上可以涂很薄的、抗腐蚀能力很强的润滑剂,我国生产的接点固体润滑剂(BY-2)对镀金和镀银接插件是非常适用的。它可以降低插拔力,提高镀银表面抗硫化能力,但使用环境温度不宜超过55℃。
31.SL型系列视频插头,一般只适用于300MHz以下。不应用来代替L型系列射频插头座来传输300MHz以上的信号。
32.连接每一个端头或接线片的导线数应不多于三根,端接线总的截面积不应超过端头或接线片的截面积。
33.警灯警报器用于互连组件的接线端子板和接线条,应留有10%,至少不小于两个备用接线端子。
34.应根据电缆的尺寸及走向要求选择合适的尾夹尺寸和形式。